“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这句话又添新注脚!10 月 30 日,海淀首批 10 所科技高中正式颁牌,从理工附中的国科大实验班到北航实验的通用航空实验班,每所学校都手握科技 “王牌”。这波大动作,会给孩子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机会?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首批 10 所科技高中:每所都有 “科技王牌”
海淀精挑细选的这 10 所学校,凭借各自的 “看家本领” 跻身首批科技高中名单,覆盖多维度科技教育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构建国科大实验班、理工实验班、多语科创班组成的多维度育人矩阵;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推出 “智慧交通・未来科技” 培养方案,基于 “HI-STEAM” 课程研究智能交通、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融合;
北京市八一学校:作为国防科技特色学校,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人才贯通培养上经验丰富;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打造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 “三航课程体系”,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课程;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为数理科技爱好者提供初高中贯通培养课程,成立 “昆玉数理科技班”;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创设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中心,“脊梁班” 表现突出;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拥有国内首个 “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借力中科院导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飞行员实验班备受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开设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与大学 29 个院系、研究所深度合作;
北京市育英中学:聚焦 “生物医药” 特色课程群,持续深耕医药领域科技教育。
| 学校 | 科技方向 | 资源单位 (高校、研究院所) | 
|---|---|---|
|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 新智能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10 家 | 
|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新智能、新能源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10 家 | 
| 北京市八一学校 | 新智能、空间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7 家 | 
|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 空间技术 | 军事航天部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 23 家 | 
|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空间技术、生物医药 |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 21 家 |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新能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 20 家 | 
|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 新智能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等 13 家 | 
|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 空间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 11 家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 | 新智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14 家 | 
| 北京市育英中学 | 生物医药 | 北京教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 9 家 | 
二、聚焦五大前沿领域,踩中未来黄金赛道
这 10 所科技高中的发力点,精准对标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涵盖五大领域,为孩子铺就未来竞争力赛道:
新智能:覆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培养算法工程师和顶尖科学家后备力量;
新空间:涉及航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等,培育具备系统工程思维的探索型人才;
新医药:围绕生命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储备服务 “健康中国” 的医学与生物领域人才;
新能源:聚焦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培养解决能源与环境挑战的创新型人才;
新材料:覆盖先进基础材料、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对标国家战略培养材料科学领域潜力股。
这些领域不仅契合当下高考招生向理工科、交叉学科倾斜的趋势,更直指未来社会急需的核心岗位,孩子在高中接触的内容,正是大学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
| 学校名称 | 批次 | 
|---|---|
| 北京市育英学校 | 第二批 | 
|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第二批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 第二批 |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第二批 |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 第二批 | 
| 北京十一晋元中学 | 第二批 | 
| 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第二批 | 
|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 第二批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市十一学校 | 第一批 |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市八一学校 | 第一批 |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第一批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城学校 | 第一批 | 
| 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 第一批 | 
|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一批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 | 第一批 | 
| 北京市育英中学 | 第一批 | 
三、海淀科技教育 “大棋局”:从课堂到产业的生态闭环
首批科技高中的推出,是海淀构建 “大科技教育” 格局的关键落子,背后是一套系统的教育布局:
顶层设计统领:《海淀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行动计划(2025—2027 年)》从机制、项目、资源、路径四维度布局,明确科技教育发展方向;
资源全域下沉:全区每所中小学配备科技副校长,对接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和一家科技企业,已建成 24 个金鹏科技团、28 所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
AI 教育领跑:海淀区教科院联合清华、清华附中创办人工智能实验班,采用项目式学习,首届毕业生交出 55 项课题成果、16 篇优秀论文的亮眼成绩;全区 85% 以上教师能熟练运用 AI 工具教学,建成 18 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拔尖人才贯通培养:构建 “雏鹰计划 - 英才计划 - 领军计划” 分层体系,24 所基地学校覆盖数理化生、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从早期培养到高中拔尖形成闭环;
科技生态融合:以 “人工智能街区” 串联 37 所高校、106 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 1300 家人工智能企业,打通课堂到产业的通道,让科技教育融入生活场景。
海淀这波科技高中的布局,不仅是给学校 “贴标签”,更是为孩子搭建了从兴趣到专业、从课堂到产业的成长阶梯。对家长而言,可根据孩子的科技兴趣,对标这 10 所学校的特色方向规划升学;对孩子而言,提前接触前沿科技领域,能更早明确未来赛道。这盘 “科技教育棋”,正在为海淀乃至全国的创新人才培养写下新的注脚。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

 
            
            
            
     热搜内容
            热搜内容
         在京家长帮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