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淀小升初家长而言,派位表是升学规划的核心参考之一。派位分为一派(教委公开发布,以志愿填报+随机派位为主)与二派(近年官方公布渠道收紧,多通过入学平台查询)。从2019年至今,海淀小升初派位规则、学校布局历经多次调整,尤其2024年阳光招生政策实施后,变化更为显著。
一、2019年及以前
2019年是海淀最后一次官方公布二派表的年份。在此之前,一派表每年由教委公开发布,仅对招生人数微调,整体派位格局相对稳定。
二、2020-2023年
2020年,海淀学区迎来重大调整:海淀学区纳入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人二分)、万寿路学区纳入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人翠)等。因调整幅度大,教委不再公开二派表,家长需通过小升初学生账号登录入学平台,在二派报志愿当天才能查询小学对口中学列表——此前规划的目标校可能取消,新增校信息也难以提前掌握,让不少家长措手不及。
此后几年,二派非公开变为常态:
2021年:仅1处变化——人翠退出万寿路二派。
2022年:民办转公办校大规模参与二派,人二分退出海淀学区二派。
2023年:建华实验退出万寿路二派(转至西北旺);十一学校一分校首次加入二派。
三、2024年
2024年阳光招生政策落地,对派位产生两大影响:
1.点招压缩,一派竞争加剧:十一系等校取消网报、压缩点招,不少牛娃一派未上岸。
2.派位校扩容+借址办学兴起:二派新增大量学校,一派首次出现借址办学模式。
具体新增/调整校包括:
羊坊店学区新增首师大二附中;
中关村学区新增交大附中、北航实验学校;
青龙桥&上庄西北旺片区新增首师附科学城;
交大附小、农科院附小等新增民大附中;
永丰中心小学、中三科技园等新增首师大附中科学城。
四、2025年
2025年海淀小升初派位继续动态调整,一派和二派均有明显变化:
(一)二派调整:多学区学校进退出
羊坊店学区:取消首师大二附中;
中关村学区:取消北航实验学校;
海实苏州街校区:新增民大附中;
上地南片:取消石油附中。
(二)一派调整:借址、招生计划与学校拆分的多重变化
1.学校拆分与志愿调整:
十一学校北校区拆为两个志愿组:区域一+四共享120个名额,区域二+三+五共享120个名额。
首师大大兴附中(首师玉泉)拆为两部分:区域一投放50个名额,区域三+四投放100个名额。
2.借址办学的增减:
新增借址:清华附属实验海淀校区借址朝阳奥森校区(招生160人,新增20人);清上借址清华附志清(民办)40人;101双榆树借址中关村外国语(120人)、借址石油附(40人);上地实验借址中关村外国语(120人,比去年多40人);十一晋元借址十一顺义学校(120人,借址校变更)。
取消借址:十一龙樾借址取消,减少120个名额。
3.招生计划的扩与缩:
扩招校:民大附中(200人,扩招10人)、教进香山(180人,多40人)、北医附(70人,多10人)、地大附中(清华附学院路,160人,扩40人)、人二分(170人,增70人)、人西(120人,增40人)、农大附中(120人,增20人)、清华永丰(90人,增40人)等。
缩招校:首师北(130人,减70人)、八一学校(50人,减30人)、101温泉(150人,减50人)等。
4.新增校与校区变动:
新增招生校:十一一分校(区域一招生20人,此前仅在万寿路二派)、育鸿学校(区域一招生40人,曾取消一派,今年恢复)。
校区搬迁:建华实验学校不再借址,迁至唐家岭新址。
寄宿名额调整:20中新都寄宿(150人,增30人);清华附上庄寄宿(20人,减30人);教进香山寄宿(40人,减40人);新增海淀上庄学校寄宿(区域一、五各60人,借址北安河小学)、亦庄实验寄宿(60人,经开学籍)。
民办与新校区:新增民办校海淀未来学校;稻香湖新增未来城校区(位于昌平)。
五、给2026年小升初家长的建议
关注动态变化:近年派位政策、学校布局调整频繁,需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入学平台、教委公告)或可靠家长社群获取最新信息。
重视借址办学:借址校的教学管理、校区环境可能与本部有差异,需提前了解细节。
理性规划志愿:结合孩子情况与学校招生变化(如扩招/缩招、新增校),避免盲目追求名校,优先匹配适合孩子的学校。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