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方向,北京各城区多所学校相继启动相关选拔活动与培养项目。然而,不少家长反馈常因信息滞后错过报名时机。为助力学生把握升学机遇,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特整理北京核心城区拔尖创新学校名单,并深度解读拔尖人才培养政策背景、区域特色举措及学生发展建议。
一、核心城区拔尖创新学校全名单
1.海淀区
作为北京拔尖创新教育的核心区域,海淀区目前已拥有24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覆盖初高中阶段,且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超前
海淀区 |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 北京市育英中学 |
北京市十一学校 | 北京市育英学校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北京市五十七中学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
北京市八一学校 | 北京十一晋元中学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城学校 |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
特色项目:2024年启动第二届“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由海淀区教育两委、清华大学联合主办,海淀教科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及清华附中承办,旨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树立标杆。
2.西城区
西城区明确划分“小学区级培养基地”“中学区级培养基地”及“创新实验基地”,且首次将小学阶段纳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布局,其中“西城五金刚”是中学阶段的核心力量:
西城区 | |
|---|---|
小学区级培养基地 | 北京实验一小 |
北京小学 | |
北京实验二小 | |
宣师一附小 | |
黄城根小学 | |
育翔小学 | |
育民小学 | |
西师附小 | |
中学区级培养基地 | 北京四中 |
北师大实验中学 | |
北京八中 | |
北师大附中 | |
北师大二附中 | |
一六一中 | |
创新实验基地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
其中北师大二附中已开展“智启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第二期活动
3.东城区
东城区以北京二中、汇文中学为核心,推动拔尖创新培养下沉至小学阶段,形成“全学段覆盖”特色:
东城区 | ||
|---|---|---|
北京市第二中学 |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 北京市第五中学 |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 北京汇文中学 | 东直门中学 |
广渠门中学 | 景山学校 | |
其中北京市第二中学面向集团内外3-9年级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体验活动;北京汇文中学成立“洪朝生学院”,专注拔尖人才培养。
4.朝阳区
朝阳区通过“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拔尖创新培养,同时布局全市首个科学高中项目:
朝阳区 | ||
|---|---|---|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 清华附朝阳学校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北京中学 | 人大附朝阳学校 | 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 |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 |
其中明诚学校已开展多期“创新人才选拔活动”,除此之外重点规划北京科学高中(全市首个科学高中)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启动招生,将进一步强化朝阳区科学领域拔尖人才培养能力。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非新鲜事物,而是历经十余年发展、不断下沉学段的国家级教育战略:
1.政策演进
2009年(拔尖计划1.0):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大领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校启动试点,后纳入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年(拔尖计划2.0):继承1.0核心目标,结合高考改革深化选拔机制,更注重公平性与科学性。
近年趋势是培养对象“下沉”至中小学阶段——清华大学2024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2024年“物理卓越计划”,均将招收对象扩展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实现“初高中-高校”培养衔接。
2.区域特色
除城四区外,北京其他区域也在加速推进拔尖创新培养:
丰台区:成立“陶西平创新人才学院”,联合丰台“十强校”组建发展共同体,面向全区招生。
通州区、大兴区、昌平区、房山区:陆续启动区域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形成全市联动格局。
三、如何抓住机遇?升学路径与能力培养建议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把握拔尖创新教育机遇,需从“早期规划”“能力培养”“赛事突破”三方面发力,实现升学优势最大化:
1.明确升学优势
成为科技特长生,可在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乃至出国留学中获得显著优势:
小升初:有机会入选名校“科技早培班”(如人大附中早培、清华附中创新班等)。
初升高:通过科技特长生渠道直接升入重点高中,竞争压力小于常规升学。
高考:参与“强基计划”,可获名校降分录取;若获信息学奥赛(NOIP)金牌等顶级赛事奖项,更能直接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出国留学:科技特长生经历可丰富简历,提升申请海外顶尖高校的竞争力。
2.能力培养核心
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建议家长:
小学阶段:通过趣味数学、科学实验等启蒙数理思维,培养孩子对科技领域的兴趣。
初中阶段:引导孩子接触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参与校内科技社团或兴趣班。
高中阶段:聚焦1-2个优势领域(如数学、物理、计算机),进行系统性学习,为竞赛和专项计划做准备。
3.时间规划建议
拔尖创新能力培养非一蹴而就,需长期规划:
小学阶段:完成兴趣启蒙,参与校级、区级科技活动,积累基础经验。
初中阶段:确定优势领域,开始针对性训练,尝试冲击市级竞赛。
高中阶段:冲刺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同步准备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升学渠道。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中学官方网站,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

热搜内容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