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重要通知,正式成立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组建专业专家团队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出谋划策”,这一举措将为北京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哪些保障?跟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来看详情。
一、委员会核心信息:90 人专家团,4 年聘期
1. 组织架构:“一体 + 多组”,覆盖全学段
首届咨询委员会采用 “一体 + 多组” 的组织形式,共设 93 人(含 3 人顾问组),具体分组及人数如下:
顾问组:3 人,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董奇组成,提供阶段性指导;
综合指导组:45 人,统筹协调心理健康工作;
高等教育组:20 人,聚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基础教育组:25 人,覆盖中小学阶段;
设主任委员 1 人(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副主任委员 6 人、秘书长 1 人(首都师范大学王争艳),日常工作由秘书长协助处理。

2. 运行机制:分工明确,有固定 “大本营”
委员会工作由主任委员主持,副主任委员协助,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秘书处设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为委员会提供稳定的办公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聘期自 2025 年 10 月起至 2029 年 9 月,为期 4 年,将长期为北京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二、核心职责:7 大任务,全链条守护心理健康
委员会接受北京市教委委托,承担 7 项关键职责,覆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全流程:
政策咨询:为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专业建议;
评估指导: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评估,给出改进方向;
研究合作: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科研合作,探索适合北京学生的干预方法;
实践指导:走进学校、社区,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实践指导;
科学普及:面向家长、教师、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协同联动:联动教育、医疗、社区等多方资源,形成心理健康服务合力;
引领服务:打造北京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示范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三、为何成立?回应学生心理健康需求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此次北京成立专门的咨询委员会,既是对国家层面心理健康工作部署的响应(此前教育部已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也针对北京本地大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 —— 通过整合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的顶尖专家资源,让心理健康工作从 “经验驱动” 转向 “专业驱动”,为学校、家庭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切实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发生。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

热搜内容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