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信息江湖里,总有各种似是而非的 “小道消息” 让家长晕头转向。有人说 “学编程能加分”,有人信 “集团校分校和本部一样好”,这些说法究竟是真相还是谣言?今天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就逐一拆解,帮 2026 年及以后升学的家长拨云见日。
一、谣言一:学编程对小升初有用
“孩子考个编程等级证,小升初能加分?” 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真相是:编程等级考证、机器人等级考证对小升初毫无用处。
所谓的图形化编程与信息学奥赛(信奥)毫无关联,而信奥的核心是 “编程 + 超难数学”,编程只是工具。业内人士直言:“学信奥可以不学奥数,但奥数都学不明白的孩子,肯定不适合信奥。” 与其花时间在这些考证上,不如深耕奥数和英语 —— 这两门学科才是小升初的 “硬通货”。
二、谣言二:小升初可以走艺术特长
2019 年,北京已彻底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政策,靠艺术特长升学的路径早已关闭。
当然,学习艺术能培养兴趣、增长阅历,但想借此敲开重点初中的门,可能性为零。即便孩子进入金帆艺术团,未来走艺术特长生升高中,也需通过校测、区测,最终还是要看中考成绩,和小升初无关。家长若抱着 “特长升学” 的功利心培养孩子,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谣言三:集团校分校和本部一样好,进了就赚了
“XX 集团校分校,和本部共享资源!” 这样的宣传让不少家长心动,但真相往往骨感:多数分校只是 “挂名”。
师资差距:好老师基本集中在本部,分校以年轻教师为主,即便有本部老师轮岗,也极少是骨干教师;
教学效果:同样的课程,分校因生源、管理模式不同,效果远不如本部;
设立目的:近年名校集团校扩张,并非为普娃提供福利,而是提前圈定优质生源 “掐尖”。
虽然存在个别优质分校,但凤毛麟角。家长择校时务必实地打听,别被 “集团校” 的名头忽悠。
四、谣言四:摇号全看运气,报不报志愿都一样
“反正摇号靠运气,志愿随便填就行?” 每年都有家长因此 “掉坑”。事实上,志愿填报有严格规则,绝非碰运气。
一派志愿:不想去的学校绝对不能填,一旦填报,就有被录入的风险;
二派志愿:必须填满学区内所有可报学校才能提交,且要按意愿排序,最想去的放前面,才能保证 “有学可上”。
糊涂家长若随意填报 “不想去的学校”,或漏填、错排志愿,很可能被分到不理想的学校,追悔莫及。
五、避坑指南:小升初规划 3 条干货建议
聚焦核心学科:奥数和英语是升学基础,信奥等特长仅适合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切勿盲目跟风;
分校考察 “三看”:看师资稳定性(是否有本部骨干常驻)、看生源质量(对口小学水平)、看中考成绩(近 3 年升学数据);
志愿填报 “三不”:一派不填保底校以外的学校,二不遗漏任何可选学校,三不颠倒意愿排序。
小升初的信息陷阱,往往源于家长对 “捷径” 的渴望。破除谣言的关键,是回归理性 —— 不迷信证书,不盲从名校光环,不轻视志愿规则。只有基于真实信息规划,才能让孩子在升学路上少走弯路。
声明:本文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原创,转载请先联系管理员取得授权。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