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 “西三旗之光” 的首师附育新,凭借优质的生源基础与稳定的师资团队,长期稳居区域优质学校行列。2024 年,首师大附中本校卢青青校长接任执行校长,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如今的首师附育新班级如何设置?学业压力如何?升学又有哪些优劣势?本文为你逐一拆解。
一、学校根基
首师附育新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 “生源 + 师资” 的双重保障上:
优质生源:学校生源以周边高校教职工子弟为主,家庭教育氛围浓厚,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与综合素质较高,为校园学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稳定师资:初中教师平均教龄达 12 年,远超新办校的师资经验水平,其中高级教师占比 35%,教学团队成熟且稳定性强,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保障教学质量。
2024 年,首师大附中本校卢青青校长调任育新执行校长,这一变动让家长对学校未来充满期待 —— 不少家庭希望借助新校长的资源与经验,推动育新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办学竞争力。
二、班级情况
首师附育新 24 级共设 7 个班,每班 40-45 人,总人数约 300 人(不含 1+3 班),班级规模适中,便于老师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部分学校 “入学测试定分班” 的模式不同,育新实行严格的平行分班,且不组织入学测试,确保各班起点公平,避免 “分层标签”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这种均衡分班模式,既有利于营造平等的班级氛围,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尤其适合希望孩子在无压力环境中稳步成长的家庭。
三、作业与考试
在学业安排上,首师附育新的作业与考试设计兼具 “基础性” 与 “创新性”:
作业量与特色:整体作业量较多,但分年级有差异 —— 初一作业量相对适中,多数学生 22:00 左右可完成,少数效率较慢的学生偶尔需写到 23:00 以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作业并非 “机械重复”,而是融入了小组合作元素,比如英语的表演作业、其他科目的 PPT 制作任务,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与表达能力;
考试与命题:初一期中考试采用自主命题,整体难度不大,但会设置一定比例的难题,既考察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也能区分学生的能力层次,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初升高相关
2025 年首师附育新的初升高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存在明显的资源局限:
中考成绩与校额优势:2025 年中考最高分为 497 分,480 分以上学生达 24 + 人,裸分能升入六小强高中的约 20 人,整体成绩在区域内表现突出。校额到校方面更是优势明显 ——2025 年共 41 个名额,覆盖 24 所高中,远超北大附新馨(19 人)和二十中新都(19 人),为中等偏上学生提供了更多冲击优质高中的机会;
集团资源困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育新属于 “首师大集团”,与 “首师附中集团” 并非同一体系。这意味着育新学生无法参与首师附中集团的游学活动,也没有集团内直升名额,缺乏 “名校集团大腿” 的加持,在升学资源上存在一定短板。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