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城附近,一座占地4万多平米的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这所带着“八中光环”和“八素基因”的新校区——北京八中四存校区,终于要揭开面纱了。
1921年,民国总统徐世昌创办“四存中学”,校名取自明末思想家颜习斋的《四存编》: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如今的北京八中依然流淌着“尚实学、尚实习、尚实行”的文化基因。可以说,四存校区的命名,正是对八中历史的致敬与传承。
管理团队
新校区和本部实行完全统一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对标八中本部。由八中党委书记牵头负责,特级教师知名校长担任执行校长,八中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师资队伍。同时还打开校园围墙,聘任广泛导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成长导师。
四项培育工程
四存校区课程将沿用“八素”培养模式。为了实现高质培养,学校构建了四项培育工程:
德育工程
以丰富的综合社会考察与实践为特色的德育工程。
健悦身心工程
以独特的自然体育课为特色的健悦身心工程。
课程建设工程
以整合统筹和充实增润为特色的课程建设工程。
教学改革工程
以优质高效和自主探究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工程。
特色培养模式
同时以八中课程体系为基础支撑,开展分层教学,在“八素”框架上构建“一体三层六面”的特色培养模式。
一体
以培养 "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 的学生为核心目标。
三层
60%基础型必修课 + 30%拓展型选修课 + 10%研究型综合实践课
六面
既指六类课程的设置,也指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八中三级课程体系做基础支撑,包括基础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如素质发展课程、实践课程、研学课程、科技课程、项目式选修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竞赛课程等。
“三修课程”
基础课程独创三修课程(增修、精修、辅修)。
增修
面向一部分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特长学生,旨在满足学生高水平的个性发展。
精修
面向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辅修
面向学科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旨在提升短板学科的基础,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
新校区所有楼座通过连廊巧妙衔接,内部空间开阔通透,硬件设施堪称一流。八中百年文化基因与现代化的连廊式建筑群在此交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四存气质,也让八中“本真致美 立德树人 成就未来”的育人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面向未来,四存校区将赓续北京八中百年优秀之传统,传承学校优秀育人文化,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培养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优秀学子 。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中学官方网站,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