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小升初的流程向来紧凑,每个时间节点都藏着实际操作的门道。对家长来说,提前摸清节奏、踩准时间点,能少走不少弯路。以下是2025年的关键时间线,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2-4月:早准备的人更有主动权
不少学校虽然没公开说,但家长们都知道,可以往招生邮箱递简历。别等政策出来再动手,早投的简历更容易被看见——毕竟后期邮箱可能塞满,老师未必来得及细看。
线下交流机会不算多,但遇到学校开放日或小型咨询会,建议尽量去。不用指望当场定下来什么,主要是混个脸熟,顺便打听点内部消息,比如今年招生侧重什么特长,对简历有哪些隐性要求。
4月18日全市政策一出来,当天就得盯着。官方公众号、教育考试院网站会同步发,但真正有用的细节,得等海淀4月底的区政策。比如今年公办寄宿的名额有没有缩,民办学校能不能跨区招,这些都得从区政策里抠。
4-5月:简历是敲门砖,进度得盯紧
4月到5月,投简历进入集中期。海淀有35所学校支持用163邮箱查进度,这点挺实在——投完简历过一周,登邮箱看看已读还是待处理,心里能有点数。没开放这个功能的学校,就只能等,急也没用。
5月中旬开始,小强会给有特定资格的学生打电话。这里的特定资格,可能是杯赛获奖,也可能是区三好这类硬荣誉,没拿到的家庭基本等不到这通电话,不用抱侥幸心理。
5月下旬的大规模志愿指导,其实就是往年MD的另一种形式。学校会主动联系一些学生家长,聊入学意向,也会把分校、集团校的民办选项摆出来。这时候别矜持,有疑问直接问,比如如果去分校,师资和本部差多少民办兜底的学费大概多少,老师一般都会说实话。
6月:择优录取看硬实力
6月初民办学校补录,听起来是机会,其实名额很少。像亦庄、101怀柔这些学校,说是面向海淀招生,实际留给外区的坑位没几个,多数还是优先本区没录满的。真想去民办的,不如一开始就盯紧首轮招生。
6月中旬到下旬的择优录取,ZB,说白了就是各校按自己的标准挑学生。成绩肯定是硬通货,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的竞赛奖项,或者连续几年的区三好。没这些硬货的家庭,基本不用惦记这条路,安心等派位更实际。
6月底-7月:分班考是最后的战场
不管是派位走的,还是提前定下来的,6月底都得开始准备分班考。海淀的初中基本都分快慢班,分班考成绩直接决定孩子进哪个班。别信分班不重要的说法,好班的师资、进度、学习氛围,确实不一样。
新初一衔接也得抓。小学和初中的难度跨度不小,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提前让孩子看看课本,做点简单的练习题,开学后能少点挫败感。不用报那种超前学一学期的班,没必要,熟悉下知识点就行。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