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们常说,开学前两周是孩子适应新学期的关键期,也是拉开差距的黄金窗口。作为家长,如何帮孩子平稳过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做好这5件事至关重要,跟随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来看!
一、收心
假期里,孩子习惯了晚睡晚起、自由安排时间,突然被拉回规律的校园生活,难免产生抵触。这时候,收心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循序渐进:
营造学习氛围:把书桌整理干净,摆上新学期的课本和文具,减少家里的娱乐噪音,让孩子从环境中感受到学习模式的信号。
聊聊新学期期待:晚餐时和孩子聊聊这个学期想挑战什么新技能想认识什么样的新朋友,用积极的话题唤醒他们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逐步调整作息:如果孩子假期习惯凌晨入睡,先每天提前30分钟睡觉,同时早上提前30分钟起床,用3-5天过渡到上学作息,避免突然改变引发逆反。
二、计划
刚开学的孩子常陷入茫然感:作业记不全、时间不够用、不知道该先学哪科。帮他们制定一份清晰的学习计划,能有效消除焦虑:
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别给低年级孩子定本学期考100分这样的抽象目标,换成每天认真听完3节课睡前整理好书包更易执行。
计划要留有余地:高年级孩子可以细化到19:00-19:40做数学作业,20:00-20:30读课外书,但记得预留30分钟弹性时间,避免因突发情况打乱节奏。
让孩子参与制定:把计划写成表格贴在墙上,让孩子自己勾选完成项,增强主动性。比如问你觉得每天留多少时间玩积木合适?,孩子会更愿意遵守自己说了算的规则。
三、习惯
成绩的差距,往往藏在日常习惯里。开学前两周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机,重点抓好这三个核心:
独立写作业:家长别再全程陪读,试着说这道题妈妈相信你能自己想办法,做完后我们可以一起检查。刚开始孩子可能出错,但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在试错中慢慢养成。
每天读半小时书:选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漫画或科普书,固定在睡前或放学后阅读。不用强迫读懂多少,重点是让读书成为像吃饭一样自然的事。
预习复习不能少:教孩子用圈画法预习——把课文里不懂的词圈出来;复习时用讲题法,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当天学的知识,讲不明白的地方就是需要巩固的重点。
四、沟通
教育孩子就像拉车,家长和老师是并排的两匹马,方向一致才能跑得稳。新学期做好这几点,能让家校配合更高效:
主动联系老师:开学第一周,给老师发条消息:老师您好,孩子说您讲课特别有趣,他很喜欢。如果他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麻烦您多提醒,我们一定配合。简单的认可能拉近彼此距离。
不在孩子面前贬损老师:哪怕对老师的做法有疑问,也别当着孩子说你们老师这方法不对。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关于XX事,我有个想法想和您探讨下,维护老师威信就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动力。
客观反馈孩子状态: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别急着批评,先问清原因,再和老师同步:孩子说今天在课堂上有点紧张,麻烦您课堂上多鼓励下他,针对性解决问题才有效。
五、榜样
有位妈妈曾困惑:我天天催孩子写作业,自己却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他怎么可能专心?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观的教材: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别把工作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不说我累死了,你别烦我,换成妈妈现在有点累,我们先各自安静10分钟,再一起讨论你的作业好吗?
用行动代替说教:想让孩子爱读书,就和他一起坐在书桌前读;想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就在他学习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另一个房间。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不是听父母的命令。
声明:本文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原创,转载请先联系管理员取得授权。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