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科创特长等备受家长关注,编程、科创、机器人更是热门方向。可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该怎么选,却让不少家长头疼。下面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就来详细说说,帮您捋清楚。
一、编程
编程可以说是用代码与计算机对话,是智能时代的 “底层语言”,核心在于算法、逻辑和抽象思维。
(一)适合孩子类型
适合数学好、能够专注,且喜欢独自深入研究的孩子,因为编程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解题。
(二)赛事天花板
NOI(信息学奥赛)是其赛事方面的顶尖存在,进入国集的孩子可直接保送,在强基计划中也有着很大优势。
(三)入门年龄
建议孩子在 4 - 5 年级开始系统学习编程,这样能更好地打下基础,逐步深入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四)学习路径
按照 Scratch → Python → C++(如果走竞赛路线,C++ 是必学内容)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逐步提升编程能力。
(五)花费情况
每年大概需要 3 - 4 万左右(针对体系课程而言),整体投入属于一定规模,需要家长综合考量。总结来说,编程是偏 “软” 的,它不依赖硬件设备,主要依靠脑力,并且可以说是机器人和科创的 “大脑” 所在。
二、科创
科创全称为 “科技创新”,重点不在于编写代码,而是聚焦在提出新问题、做出新项目以及展示新方案上。
(一)适合孩子类型
比较适合好奇心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能够更好地挖掘有价值的课题并进行展示。
(二)赛事天花板
青创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科创领域认可度较高的赛事,在综合评价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助力孩子升学等方面的发展。
(三)入门年龄
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开始接触科创,而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后续深入开展科创活动积累经验。
(四)学习路径
从个人生活问题入手,逐渐拓展到社会群体问题,不断深入探索,以此来提升科创能力和水平。
(五)花费情况
每年花费大概在 3 - 4 万(包含导师指导费用以及材料费用等),是开展科创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投入。概括来讲,科创着重于 “做项目”,关键不在于代码能力多强,重点在于课题是否具备价值,以及能否把一个科技故事讲好。
三、机器人
机器人相当于编程在物理世界中的 “实体版”,需要掌握编程控制,同时还要会机械搭建、电路调试等内容,对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要求较高。
(一)适合孩子类型
适合那些喜欢动手拆装、乐于和他人合作,并且临场应变能力较强的孩子,这样能更好地参与到机器人相关活动中。
(二)赛事天花板
VEX 世界锦标赛是机器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赛事,在国内外升学中都可作为加分的有力项目,受到广泛认可。
(三)入门年龄
孩子在 1 - 3 年级就可以开始接触机器人学习了,较早接触有助于培养兴趣和基础能力。
(四)学习路径
按照 VEX Go → VEX IQ → VEX V5 这样的顺序逐步学习,循序渐进提升机器人相关技能和知识储备。
(五)花费情况
每年花费起步在 2 万左右,如果要达到竞赛级别,至少需要 5 - 6 万及以上的投入,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总体而言,机器人是 “软硬结合” 的,既要编写代码,又要搭建结构、调试传感器,对综合工程能力有着较高的考验。
四、选择建议
如果孩子数学能力强,并且能够安静坐得住,那么优先考虑编程方向,它的发展上限较高,后续出路也比较明确。要是孩子善于观察生活、表达能力出色,想法也比较多,不妨考虑科创方向,它比较契合综合评价的升学路线。对于那些喜欢动手操作、热衷于拼搭乐高,还愿意与人合作的孩子来说,机器人方向会是更合适的选择。无论最终选择哪一个方向,都要将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靠逼迫学习很难让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启蒙阶段可以适当早一些开启,但参与竞赛不宜过早,不然容易让孩子过早消耗掉学习热情,不利于长期发展。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