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看九三阅兵,一定要知道这4件事!

发布时间:2025-09-05 07:54:37 | 点击次数:679 | 编辑:初老师 | 来源:北京小升初信息网
摘要 九三阅兵今日开幕!很多家长想带娃感受,但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带大家了解九三阅兵的知识,一起来看!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对孩子来说,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大仪式,更是一次触摸历史、理解家国的重要机会。与其让孩子只看热闹,不如用4个关键问题,帮他们把阅兵背后的故事、意义读透,让爱国的种子在心里慢慢扎根。

1.为什么阅兵要选在9月3日?

可以先问孩子:“我们会记住自己的生日、节日,那国家有没有需要永远记住的日子呀?”再慢慢讲清答案:9月3日不是随便选的日子,它是被写进法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彻底结束,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也终于迎来胜利。第二年起,中国就有了纪念胜利的活动;直到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用国家立法的形式把9月3日确定为法定纪念日——这就像给历史立了一块“纪念碑”,提醒每一代人:我们今天的和平,是用过去的苦难换来的,永远不能忘。 

现在我们在9月3日办阅兵,就是想通过这样庄重的仪式,告诉孩子:80年前的胜利有多不容易,80年后的我们,依然记得那些为和平牺牲的人。

2.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什么?

孩子可能会好奇:“什么是反法西斯战争?我们国家做了什么呀?”这时候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清中国的贡献与牺牲:

80多年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遭到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中国是最早开始反抗的国家之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这场仗一打就是14年。那时候,我们的武器不如敌人先进,生活也很艰苦,但无数中国人没有放弃——军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哪怕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也要战斗;老百姓有的送粮食、做军装,有的冒着危险传递情报,还有的孩子像“小英雄雨来”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帮着反抗敌人。

据记载,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很多城市、村庄被破坏,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但正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家园,还牵制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了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告诉孩子:“就像班级里遇到困难,有人勇敢站出来承担一样,那时候的中国,就是这样为世界和平‘出力’的。”

3.看阅兵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等阅兵开始时,孩子可能会盯着整齐的队伍、威风的装备欢呼,这时候可以引导他们“看懂细节”:我们看的不只是“热闹”,更是国家的实力与军人的精神。

看徒步方队,要注意官兵们的步伐——每一步都是75厘米,每分钟走116步,不管是几百人的队伍,还是长时间的行进,始终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整齐。这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哪怕汗水湿透军装、脚磨出水泡也不放弃,这就是“坚持”与“纪律”的力量。

看装备方队,要知道那些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车,大多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以前,我们可能需要从别的国家买武器;现在,我们能自己造出保护国家的“钢铁铠甲”,这说明中国的科技、工业越来越强,就像孩子从“需要别人帮忙”到“能自己解决问题”一样,国家也在慢慢变厉害。

看空中梯队,当飞机排成整齐的队形飞过天空,甚至喷出彩色烟雾时,要告诉孩子:这些飞行员不仅要飞得稳、飞得齐,还要精准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这需要极强的技术和勇气。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天空安全”,让敌人不敢随便从天上欺负我们。

4.阅兵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最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阅兵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三个重要的传承:

一是传承“铭记历史”的初心。我们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80年前的苦难——曾经的中国因为不够强大,被敌人欺负;现在我们强大了,更要记住“落后就可能挨打”,永远不忘记那些为和平付出的人。

二是传承“维护和平”的决心。阅兵展示的力量,不是为了去欺负别人,而是为了告诉世界:中国会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也会和其他国家一起,守护世界的和平。就像孩子在学校里,强大不是为了欺负同学,而是为了保护朋友、帮助弱小。

三是传承“接力奋斗”的责任。80年前,前辈们用努力让中国站了起来;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人守护国家、建设国家;而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守护中国的人”。就像课文里说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现在认真学习、锻炼本领,未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让中国一直强大下去。

等阅兵结束后,或许可以问孩子:“看完阅兵,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呀?”不管他们回答的是整齐的队伍、威风的飞机,还是“要向军人学习”,都是这次“家国课”最好的收获。我们的国家曾历经苦难,却从未倒下;我们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小小的我们”,一起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温馨提示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

官方
微信
2025
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