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海淀多校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覆盖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项目如何对接国家战略?有啥核心差异?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一零一中: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
定位:首批 “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落地,覆盖小学高段 - 初中,早期挖掘科学苗子。
关键:集团内初一 / 初二 + 小学高年级可报,不超 200 人;周末 + 寒暑假开课,做校内学习补充。
价值:学段广、不占全日制时间,适合想探索多学科科学兴趣的学生。
二、首师大附中:生命科学拔尖培养
逻辑:联合首师大、海淀教科院,聚焦生命科学,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挖潜生命科学探究人才。
关键:2024 年新初一(集团内 ),招 60 人;周六 + 寒暑假学,每学期 21 天,高校 + 科研院所联合设计课程。
优势:学科细分精准,科研资源强,适合明确喜欢生命科学、想走深度研究的学生。
三、清华附:人工智能实验班
背景:海淀教育两委 + 清华支持,海淀教科院 + 清华计算机系 + 清华附中联合搞,聚焦 AI 早期培养。
关键:海淀区初一学生,招 180 人;周六 + 寒暑假上 “21 天课程”,含计算思维、程序设计、AI 实验等 8 门课。
稀缺性:区域内少有的 AI 专项班,清华深度参与,课程接轨高校科研,适合想抓人工智能风口的学生。
四、二十中:创新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五、十一晋元:集团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六、十一龙樾:集团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七、选报核心策略
学科兴趣优先:爱生命科学选首师大附中,迷 AI 冲清华附,想综合探索选一零一中。
时间成本评估:校内压力大,优先选 “轻量化” 补充项目(如一零一中 );学有余力,冲深度培养(如清华附 21 天课 )。
资源协同考量:目标竞赛 / 强基,选高校深度参与的(如清华附,课程含数学建模 );想拓展视野,看一零一中(多学科 )、首师大附中(生命科学细分 )。
八、海淀布局逻辑
政策响应: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构建 “选 - 培 - 送” 体系,储备战略人才。
区域竞争:名校 + 高校 + 科研院所协同,强化 “创新人才高地” 标签。
人才储备:从初中 / 小学启动,为高中强基、竞赛铺路,建 “成长阶梯”。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