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一直是家长们极为关注的大事,每一项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升学走向。2022 年校额到校全普及后,今年首次官方公布中招招生计划,其中校额到校和集团直升名额的变化备受瞩目。这些变化究竟会给小升初择校带来怎样的影响?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
一、东西城招生计划变化剖析
(一)东城招生计划解读
学校 | 招生类型 | 2024 年人数 | 2025 年人数 | 变化人数 | 变化比例 |
---|---|---|---|---|---|
一七一中学 | 集团直升 | 40 | 60 | 20 | 50% |
校额到校 | 64 | 100 | 36 | 56% | |
东城统招 | 186 | 135 | -51 | -27% | |
各批次汇总 | 325 | 330 | 5 | 2% | |
汇文中学 | 集团直升 | 60 | 80 | 20 | 33% |
校额到校 | 21 | 56 | 35 | 167% | |
东城统招 | 206 | 151 | -55 | -27% | |
各批次汇总 | 450 | 450 | 0 | 0% | |
五中 | 集团直升 | 40 | 60 | 20 | 50% |
校额到校 | 41 | 77 | 36 | 88% | |
东城统招 | 191 | 140 | -51 | -27% | |
各批次汇总 | 325 | 330 | 5 | 2% | |
十一中 | 集团直升 | 20 | 20 | 0 | 0% |
校额到校 | 75 | 120 | 45 | 60% | |
东城统招 | 168 | 123 | -45 | -27% | |
各批次汇总 | 325 | 330 | 5 | 2% |
在东城,我们重点关注了一七一、汇文、五中和十一中这几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其中,十一中仅公布了校额到校和统招名额共 243 人,图中的统招 123 人是按 27% 的比例推算得出。
从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我们发现了四个关键变化点:
集团直升名额增加:一七一、汇文、五中这几所学校都呈现出集团直升名额增多的趋势。这意味着在学校的招生布局中,集团内部的升学通道进一步拓宽。
校额到校名额增加:校额到校名额有显著增长,大约增加 35 人左右。这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统招名额下降:三所学校的统招名额下降比例均达到 27%。统招名额的缩减,反映出招生政策在向其他招生方式倾斜。
总招生名额基本不变:尽管各项招生方式的名额有调整,但总招生名额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在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学校在优化招生结构。
综合来看,东城在总招生名额不变的情形下,明显压缩了统招计划,转而增加校额到校计划和集团直升计划。
(二)西城招生计划解读
西城区部分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虽不完整,但校额到校和统招的变化趋势与东城区一致。同样是缩减统招计划,加大集团内直升和校额到校的招生力度。这显示出东西城在招生政策调整方向上的一致性,也暗示着这一趋势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存在。
学校 | 招生类型 | 2024 年人数 | 2025 年人数 | 变化 | 变化比例 |
---|---|---|---|---|---|
北师大二附中 | 集团直升 | 60 | 80 | 20 | 33% |
校额到校 | 101 | 260 | 159 | 157% | |
西城统招 | 302 | 150 | -152 | -50% | |
各批次汇总 | 680 | 700 | 20 | 3% | |
北师大附中 | 校额到校 | 122 | 260 | 138 | 113% |
北京四中 | 校额到校 | 121 | 266 | 145 | 120% |
三十五中 | 校额到校 | 106 | 260 | 154 | 145% |
西城统招 | 334 | 196 | -138 | -41% |
二、集团化直升趋势分析
(一)集团直升趋势凸显
此前就曾提及,未来教育集团化和集团内直升是大势所趋,如今集团直升名额的增加也印证了这一预测。在小升初阶段,选择较好上岸的集团分校,通过 “直升 + 校额到校” 的方式进入第一梯队高中的路径早已存在。像华女和 159 中可参与实验丘班选拔、24 中可参与二分航班选拔、北中提前签约时让家长填报一分和二分等。
(二)集团直升面临的情况
然而,目前集团直升名额虽有增加,但从短期看,竞争依旧十分激烈。因为众多家长都看到了这一途径的优势,纷纷让孩子参与竞争。从长期来看,集团直升也很难达到指标招生和统招的比例。毕竟,集团直升主要还是为了促进集团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流动,并非大规模的招生方式。所以,集团直升名额的变化,更多利好的是各学校 10% - 15% 的优秀学生,普通孩子在选择时需理性考量。
三、校额到校名额变动分析
(一)东西城校额到校名额变化差异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东西城校额到校名额的变化差距明显。东城校额到校计划增加约 35 人,而西城校额到校比例增加均在 100% 以上。
在东城,以往只有优先发展学校享有校额到校名额,今年新增的三四十人增长名额,由于优先发展学校的校额到校名额不会大幅缩减,所以新增学校的校额到校计划名额有限。以 171 中为例,原有的 64 个优先发展学校的校额到校名额大概率不变,新增的 36 个名额平均分配到每个学校,大约只有 2 - 3 个名额。
西城的校额到校名额则大幅增加,基本上是用统招计划来置换校额到校计划。这使得西城学生通过校额到校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显著增多。
(二)校额到校名额增加的意义
校额到校名额的增加,是教育公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它让更多普通学校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那些在普通学校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和校额到校政策,实现升学的跨越。
四、对小升初择校的影响
直升成绩边缘的孩子:今年集团直升政策的调整,吸引了更多孩子和家长关注集团化办学的学校,试图冲击集团直升名额。这使得原本就在直升成绩边缘的孩子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他们需要在择校时更加谨慎,综合评估自身实力和学校的竞争程度。
不够直升条件,中等偏上的孩子:这类孩子以往在择校时往往纠结于选择第一梯队的学校拼中考成绩,还是选择有校额到校的普校。如今,随着校额到校名额的增加,他们可以更有信心地选择第一梯队的初中,去竞争校额到校的机会。在优质初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又有校额到校作为升学保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成绩中等,不想去 “坑校” 的孩子:这类孩子在择校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选中等普校担心没有校额到校机会,选 “坑校” 又心有不甘。如今校额到校全普及,他们基本上可以放心地选择中等普校作为兜底。既不用担心失去校额到校的机会,又能避免进入教学质量不佳的学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努力提升成绩。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