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华本科录取,很多人仍会下意识想到高考高分。但2025级清华新生的招生数据,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3700名内地新生中,48.78%通过强基、竞赛、专项计划等“特殊通道”入学,统招占比仅刚过50%。这组数据不仅是顶尖高校招生逻辑的转变,更给从小学到高中的家长们提了醒:想冲击顶尖名校,早规划、找对路径比单纯刷题更重要。
一、清华2025级内地新生招生数据概况
根据清华2025级本科招生公示信息,全校共录取约4000人,其中内地生源3700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100余所中学),港澳台学生90人,国际生300人(涵盖50个国家)。
在内地生源的3700个名额中,招生路径分为两类:
1.统招(普通批+提前批):
录取1895人,占比51.22%,仅依靠高考分数及志愿填报录取;
2.特殊招生:
录取1805人,占比48.78%,涵盖7类路径,具体分布如下:
强基计划:约900人(含120名破格录取学生),占比24.32%;
国家专项计划:280人,占比7.57%;
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270人,占比7.30%;
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约100人,占比2.70%;
竞赛保送生:97人,占比2.62%;
物理攀登计划:约60人,占比1.62%;
外语类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数学英才班:合计98人,占比2.65%。
二、4类核心特招路径的政策条件
1.强基计划(基础学科专项)
定位: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学科,录取学生进入致理、日新等5个强基书院培养;
入围方式:
常规入围: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清华投档线附近,同时通过学校组织的“基础学科能力测试”(侧重数理思维能力);
破格入围:五大学科竞赛(数理化生信)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可免高考分数门槛直接入围;
报名数据:2025年报名人数超1.7万,较2024年增长7%。
2.竞赛与少年班类计划(数理拔尖专项)
覆盖项目: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英才班;
2025年录取:3个项目合计录取190人,均无需参加高考,仅通过学科潜质评估录取;
2026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调整(官方公示内容):
招生对象:从“高中学生”扩展至“内地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境外九年级至十二年级学生”;
初评机制:取消“优异者直接入围”,仅设“通过/不通过”两档;
测试环节:初评通过者需参加“数学基础测试”(仅考数学),数理突出者可申请“免测”;
报名周期:从8天延长至19天。
3.专项计划(欠发达地区专项)
分类及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国贫困县农村户籍学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一本线,通过资格审核后即可入围;
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面向欠发达地区非贫困县的优质学生,高考可享受10-60分降分录取,需通过学校组织的学科能力复审;
覆盖范围:2025年两类计划合计覆盖全国近200个县域中学。
4.竞赛保送生
录取依据:五大学科竞赛(数理化生信)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其中国家队成员(入选国际奥赛集训队)可直接获得保送资格;
2025年数据:共录取127人,其中97人为五大学科竞赛获奖者,4人为国际奥赛国家队成员;
专业分布: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录取占比超60%。
三、清华本科培养模式调整
2025年清华新增无穹、紫荆、自强、水木4个本科书院,目前全校本科书院数量达15个(原11个+新增4个)。
书院制特点:
非按专业划分,而是按“培养方向”聚合学生(如致理书院侧重基础学科、无穹书院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技术);
支持跨专业选课,提供跨领域师生交流平台;
2025级应用情况:约600名新生进入新增书院,全校56%的本科新生通过书院制培养。
清华2025级的招生数据,其实是所有顶尖高校的缩影:从招分数高的学生到招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这一转变背后,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