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丰碑,更是各类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从作者生平到情节脉络,从人物性格到象征意义,这些作品的细节往往成为考察重点。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系统梳理四部名著的核心考点,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知识框架,助力快速掌握关键内容。
一、《西游记》:神魔世界中的取经传奇
(一)基本概况与创作背景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明代吴承恩。全书以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历史为蓝本,结合民间传说演绎而成,共 100 回。其创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构建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的对联,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体现。
(二)核心情节与关键人物
情节脉络:
第 1 至 7 回: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展现其对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最终被如来佛祖压于五指山下。
第 8 至 12 回:交代取经缘起,包括唐僧身世、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等情节。
第 13 至 100 回:唐僧师徒历经 81 难赴西天大雷音寺取经,最终修成正果。其中 “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等情节脍炙人口。
主要人物:
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般变化与筋斗云,兵器为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皈依佛门后法名 “行者”,最终封 “斗战胜佛”,性格机智灵活、嫉恶如仇。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误投猪胎,法名 “悟能”,居云栈洞,后封 “净坛使者”,性格憨态可掬、偶耍小聪明。
沙僧:原是卷帘大将,被贬流沙河,法名 “悟净”,封 “金身罗汉”,忠诚老实、勤勤恳恳。
唐僧: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封 “旃檀功德佛”,虽肉眼凡胎、忠奸不分,但信念坚定。
(三)经典考点解析
天下四大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象征意义:天宫代指人间朝廷,玉帝象征封建皇帝,孙悟空代表人民对自由的向往。
第八十一难:取经归途在通天河被老龟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二、《红楼梦》:家族兴衰中的悲剧史诗
(一)基本概况与主题内涵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而成,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浓缩了封建社会的全貌。书中大量运用 “谐音寓意” 手法,如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谐 “原应叹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谐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强化了悲剧色彩。
(二)核心人物与经典情节
主要人物:
林黛玉:生性孤傲、多愁善感,与宝玉同为封建叛逆者,最终泪尽而逝,其判词 “玉带林中挂” 暗示命运。
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反对 “男尊女卑”,名言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体现其叛逆思想。
王熙凤:精明强干,掌贾府管家权,“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是其命运写照,相关情节有 “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
薛宝钗:容貌娴雅,恪守封建妇德,劝宝玉做官,最终虽嫁宝玉却难获真爱,判词 “金簪雪里埋” 预示其结局。
经典情节:
热闹场景:元妃省亲;有趣场景:刘姥姥进大观园;凄惨场景:黛玉焚稿。
金陵十二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三)高频考点梳理
宝玉佩戴 “通灵宝玉”,宝钗佩戴 “金锁”,湘云佩戴 “玉麒麟”。
最长诗作:贾宝玉的《芙蓉诔》,为悼念晴雯而作。
判词对应:“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指林黛玉与薛宝钗;“凡鸟偏从末世来” 指王熙凤。
三、《三国演义》:乱世中的英雄与谋略
(一)基本概况与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由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反映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表达人民对明君与安定的渴望。全书以 “义” 为灵魂,俄国学者称其 “具有丰富的人民性”。
(二)核心人物与经典战役
三绝人物:
奸绝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名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智绝诸葛亮:未出茅庐知天下三分,事迹有 “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义绝关羽:忠义化身,事迹有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最终 “败走麦城”。
经典战役:
赤壁之战:诸葛亮与周瑜联手,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格局。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夷陵之战:刘备败于孙权,蜀汉由盛转衰。
(三)关键考点集锦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奠定蜀汉根基。
歇后语与成语:“诸葛亮借东风 —— 巧用天时”“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均源自本书。
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全书奠定苍凉基调。
四、《水浒传》:梁山好汉的忠义与反抗
(一)基本概况与主题思想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全书围绕 108 位梁山好汉展开,其中天罡 36 人、地煞 72 人,展现 “官逼民反” 的主题,高潮为 “梁山英雄排座次”,低潮为 “魂聚蓼儿洼”。
(二)核心人物与经典事件
代表性好汉:
鲁智深:“花和尚”,事迹 “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性格见义勇为、粗犷豪放。
武松:“行者”,事迹 “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题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宋江:“及时雨”,梁山首领,主张招安,最终导致起义失败。
吴用:“智多星”,梁山军师,策划 “智取生辰纲”,堪比 “赛诸葛”。
经典事件:
恶霸被除: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杀西门庆、蒋门神。
关键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三)必知考点汇总
身怀绝技者:善盗的 “鼓上蚤” 时迁,善射的 “小李广” 花荣,善行的 “神行太保” 戴宗。
反对招安者:武松、李逵;主张招安者:宋江、卢俊义。
绰号对应:九纹龙史进、混江龙李俊、神机军师朱武。
点击下载: 四大名著必考点汇总.pdf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各区教育考试中心,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