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什刹海学区十三中附小因"80%直升十三中"的政策标签,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这所藏身胡同深处的学校,究竟是否值得选择?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将从办学背景、升学路径、硬件师资、家长反馈等维度展开分析,为择校家庭提供参考。
一、学校沿革与办学现状
十三中附小的历史可追溯至1964年,前身为西煤厂小学。1997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柳荫街小学,2014年加入十三中教育集团后正式定名"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附属小学",并开启了直升之路。其直升比例从最初的30%逐年递增,2020年起稳定在80%,成为什刹海学区三所直升校之一。
目前学校采用"一校两址"办学模式:1-2年级就读于大翔凤胡同16号,3-6年级则在西煤厂胡同7号,两校区相距约400米。受限于胡同地理条件,两处校址均为平房四合院,占地面积较小,这也决定了学校的招生规模——2023年仅招收4个班,实行小班教学。
二、升学路径与对口资源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核心优势,十三中附小的升学路径呈现"主直升+辅派位"的特点:
1.80%直升通道: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中,80%可直接升入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这所中学在西城区处于中等排名,虽不及四中、三帆等名校,但胜在升学路径稳定。
2.20%学区派位:未通过直升的学生将参与什刹海学区多校划片,可选学校包括北京四中、十三中分校、三帆中学、161中学、35中等10所中学,其中不乏优质教育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与什刹海学区另外两所直升校相比(西什库小学对口四中、雷锋小学对口十三分和三帆),十三中附小的对口初中竞争力稍弱,这也导致其整体关注度相对较低。
三、硬件设施与教学特色
受限于办学空间,学校硬件设施较为普通:
无自有食堂,餐饮服务由外包机构提供,每周会在官网更新食谱。
活动场地有限,但仍会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据官方信息,校内设有管乐队、舞蹈队等社团,且重视科技教育。
不过,部分家长反馈与官方描述存在差异:有毕业生提到"实际并无管乐队和舞蹈团",且六年期间春游秋游极少,仅六年级组织过一次未遂的恭王府参观(因下雨取消)。教学质量方面,家长普遍评价"中规中矩",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好老师也有不好的老师,全看运气"。
四、生源构成与划片范围
2014年教改是学校生源变化的分水岭:此前生源较杂,非京籍务工子弟占比较高;教改后则以片区内京籍学生为主。其划片范围涵盖白米社区、后海西沿、柳荫街、前海、松树街、兴华等多个社区,涉及上百条胡同院落,特点是平房居多,这也使得考虑该校的家庭多以平房业主为主。
关于入学顺位,有家长咨询"四代能否入学",结合西城普遍政策,四代亲属入学存在被调剂风险,需提前核实房产与户籍关联情况。
五、择校建议与横向对比
综合来看,十三中附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80%直升"带来的升学确定性,适合以下家庭:
重视升学稳定性,对初中排名要求不高的家庭;
居住在划片范围内,追求就近入学的家庭;
预算有限,难以负担热门学区房的家庭。
若更看重初中资源,可对比什刹海学区其他学校:西什库小学对口四中但直升比例未知,雷锋小学对口十三分和三帆但竞争更激烈;若优先考虑教学硬件和活动丰富度,黄城根小学等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能更具优势。
声明:本文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原创,转载请先联系管理员取得授权。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