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教育圈引起了广泛关注 —— 北京农学院与 165 中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 “优质生源基地”。这一合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将给两校带来哪些变化?对学生的升学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和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看看吧。
一、签约仪式:开启教育合作新篇章
北京农学院与 165 中学的签约仪式可谓是备受瞩目,众多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北京农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颜亭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中立等校方领导,与东直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斌平、165 中学校长袁丽秋和部分干部齐聚一堂。两校领导手持签约本合影,这一画面不仅定格了当下的合作瞬间,更标志着基础教育与高等农林教育深度衔接迈出了关键一步。165 中学加入东直门中学教育集团后,北京农学院是其首家签约的市属本科院校,这无疑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签约仪式上,双方领导的致辞也饱含深意。颜亭玉处长深情地提到,从 165 中学走出的学子在农学院展现出了卓越的风采,他们在实验室和田野间挥洒青春,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学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还强调,此次签约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协议,更是双方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合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东直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斌平也发表了精彩的致辞,他指出签约和授牌是 165 中学深化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 探索的新起点,开创了学校发展的新里程碑。同时,他还提到在 AI 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农学在建设农业强国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农人将成为未来极具潜力的职业,希望通过合作让城市孩子能更早领略 “智慧农业” 的魅力。
二、合作内容: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一)课程共建:打破壁垒,共享资源
北京农学院与 165 中学合作的一大亮点就是课程共建。农学院的教授们将把 “植物工厂”“宠物医学” 等特色课程带入 165 中学的课堂。这些特色课程打破了学段之间的壁垒,让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等农林教育的前沿知识。“植物工厂” 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人工环境下高效种植植物的技术,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宠物医学” 课程则能激发学生对动物健康和医学领域的兴趣。通过这种课程共建的方式,两校构建起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育人生态。对于 165 中学的学生来说,能够提前接触到这些特色课程,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能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方向。而对于北京农学院来说,这也是传播学校特色专业知识、吸引优秀生源的有效途径。
(二)生涯体验:激发潜能,接触前沿
为了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林领域,激发学生的潜能,两校在生涯体验方面展开了合作。165 中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北京农学院举办的 “都市农场开放日”“昆虫标本制作” 等研学活动。在 “都市农场开放日” 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走进农学院的都市农场,亲身感受现代化农业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昆虫标本制作” 活动则能让学生学习到昆虫分类、标本制作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这些研学活动为有志于在农林领域发展的学子提供了更早接触前沿学科、参与科学实践的机会。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农林学科的魅力,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资共享:赋能教师,提升水平
师资共享是两校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65 中学的教师可以进入北京农学院的实验室进行研修,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验室中,中学教师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技术,学习到最新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将这些带回中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农学院的专家将担任 165 中学的科技顾问,为中学的科技教育提供专业指导。通过教研互动、联合培训等方式,双方师资队伍的水平都将得到提升。这种师资共享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 165 中学的教学水平,也能让北京农学院的专家更了解基础教育的需求,促进高校教学与中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四)升学通道:推荐培养,输送人才
对于 165 中学的学生来说,与北京农学院的合作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通道。优秀学子有望获得 “新农科” 特色培养计划推荐资格。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升学过程中,成绩优异、对农林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有机会通过推荐进入北京农学院的 “新农科” 特色专业进行学习。“新农科” 特色培养计划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致力于为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通过这一升学通道,165 中学的学生可以更顺利地进入高校深造,实现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目标。同时,这也有助于北京农学院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农林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中学官方网站,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