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资源的布局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近期,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东校区)的建设传来新消息,这一项目的推进,引发了众多家长与居民的热议。它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划?又将给经开区带来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项目位置与重要意义
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东校区)位于亦庄新城河西区泰河三街 YZ00 - 0202 街区 4001 地块,与现有的西校区仅一街之隔 。随着经开区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人才涌入,人口快速增长,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西校区的学位压力与日俱增,东校区的建设可谓是一场 “及时雨”,承载着缓解教育资源紧张局面的重要使命。
二、详细规划:打造多元教育空间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6.85 万平方米,规划为 81 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小学占 54 班,中学占 27 班,预计可提供 3240 个学位 。校园布局精心规划,分为东侧活动区与西侧教学区。东侧活动区宛如一个活力中心,配置了 200 米操场、游泳馆、大报告厅等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游泳馆与报告厅在满足学校日常教学需求的同时,还将面向社会开放。这一举措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与锻炼空间,也进一步助力开发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出优质的区域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区域文化交流的新地标。
三、建设进展:步入主体结构攻坚期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围挡内塔吊林立,建材运输车辆来回穿梭,300 余名工人与 30 余名管理人员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工程建设 。目前,场地内土护降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整体建设正式步入主体结构攻坚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座现代化的校园将逐渐拔地而起。
四、设计理念:传统与现代融合
项目建造秉持 “安全、绿色、智慧、文化” 的核心理念,巧妙地延续了北京二中 “空气养人” 的教育传统 。在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装配率高达 75% 。这一技术的运用,大幅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不仅降低了施工噪音,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从建筑设计来看,拱形金属保温屋面既保证了节能效果,又增添了建筑的美观度。建筑外立面采用陶板、真石漆与金属材质组合,配色上延续西校区的红墙灰顶风格,既符合北京地域建筑特色,又与经开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的定位相得益彰,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
五、未来展望:教育新名片即将诞生
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东校区的建成,意义深远。它将通过新增 3000 余个优质学位,精准填补教育资源缺口,切实保障辖区居民和企业人才子女的入学需求 。作为一所将传统教育底蕴与现代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校园,其空间效能与教育生态的优化提升,将持续强化经开区 “引才聚产” 的磁场效应。从教育供给侧发力,提质扩容,为经开区的发展锻造出一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教育新名片,助力区域在教育、经济等多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