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学生反馈的北大附物理卓越营、人大附早培等活动情况来看,优质学校对学生的考察早已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架,更趋向于综合素养的考量。
先看北大附物理卓越营的选拔。首轮线下测试通知的比例不高,从入围学生的共性来看,除了奥数奖项这类传统优势,英语、编程等跨学科能力证书也很重要。测试中,数学虽涉及小学奥数内容,但难度适中;反倒是物理学科,难度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单纯依赖基础概念已难以应对,需要系统学习形成知识体系。
再看人大附早培的初筛。录取率很低,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孩子只能体验、走个流程。今年公益课以"山西大同"为主题,15分钟后切换为英语授课,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不过很多学生认为语文难度突出,数学虽难度适中但时间紧张,实则考察的是快速解题与心态调节能力。
综合多所学校的选拔倾向,能明显感受到几个趋势:数学因普遍受重视,已难形成差异化优势;英语作为基础工具,能力不足可能直接丧失参与机会;语文则成为拉开差距的关键,其考察深度远超课本知识;生物、地理等跨学科知识的积累,也在逐步成为加分亮点。
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备考需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度聚焦单一学科,忽视综合素养;二是将实践经历功利化,忽视知识与体验的自然融合。优质学校期待的,是既有学科基础,又有知识迁移能力、人文积淀和好奇心的孩子。
声明:本文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原创,转载请先联系管理员取得授权。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