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城区教育系统将迎来重大结构性调整。根据最新规划,该区将通过新建校区、改扩建学校等方式新增中学学位4700个,重点缓解北部区域教育资源紧张问题。这一举措标志着东城区在优化教育布局、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具体情况跟随北京小升初信息网一起来看看吧!
一、四大重点项目推进教育均衡
1.北京五中东师校区建设启动
选址:青年湖南侧西营房(原翔宇中学旧址)
规划:建设独立高中部,计划五年内投入使用
战略意义:填补二环外优质高中学位空白,与171中学形成区域教育双核心,预计新增学位1200个
2.北京一中纳入五中教育集团
改造方向:扩建初中部教学设施
扩容规模:新增学位800个
管理升级:通过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师资,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3.二中分校礼士校区落地
选址:士士胡同教育用地(原财贸职业学校旧址)
办学规模:设置初中部,容纳约300名学生
区位优势:缓解核心区学位压力,完善东城中部教育配套
4.171中学革新里校区建设
规划定位:初中部扩建项目
学位增量:新增学位1000个
区域影响:优化南部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南北呼应"的优质教育带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三大战略考量
1.空间重构
通过盘活空置教育用地(如原翔宇中学、财贸学校旧址),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数据显示,东城区现有教育用地利用率已达89%,本次调整将释放12%的存量空间。
2.人口适配
针对2025-2028年中学适龄人口增长预测(年增幅约7%),提前布局学位供给。新建校区将优先服务人口导入密集的北部片区。
3.质量提升
所有新建项目均按照北京市智慧校园标准设计,配备5G实验室、创客空间等设施。同时推行"强校带弱校"模式,确保新增学位教学质量。
三、未来教育生态展望
随着四大项目的推进,东城区将形成"一核三带"的教育格局:
核心区:二中、五中本部强化精品化办学
北部带:171中学+五中东师校区打造教育高地
中部带:二中分校礼士校区辐射王府井商圈
南部带:革新里校区联动天坛周边教育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小学空置校舍(如灯市口小学礼士胡同校区)正探索"小学转中学"改造模式。这种动态调整机制将有效应对学龄人口变化,预计未来三年可再释放学位2000个。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各区政府官网,由北京小升初信息网站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年小升初招生调整多,新1-6年级的家长想掌握升学政策、了解招生变动带来的新机会,关注公众号【在京家长帮】,与众多家长共同进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在京家长帮